2025年已经来临,各大跨国化企在新年之际发布了新年展望,针对全球市场形势、企业战略、特定地区市场开发等问题进行说明。在中国分部,跨国化企高管也针对中国市场和企业在华战略,对2025年的中国市场给出了前瞻,对本企业提出了规划。
从本期起,本刊将推出《跨国化企新年看中国》系列报道,向读者介绍跨国化企在中国的新年新动向。
新年伊始,科思创全球高级副总裁、中国区总裁雷焕丽在谈到对中国市场的新年展望时表示,科思创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相信在新的一年里公司在中国市场的业务将会有新的发展。她认为:“科思创在中国的发展历史反映了其对可持续发展、创新和合作的长期承诺,与中国聚焦绿色高水平发展的目标不谋而合。科思创在华数十载的发展历史是中德合作的典范,期待在中国市场将有更多发展机遇。”
雷焕丽表示,中国市场对科思创业务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科思创在华深耕数十年,不断践行本土化战略,使其成为集团最大市场之一。目前,科思创在中国累计投资额已超过40亿欧元。未来三年,亚太区四分之三的投资仍将落地中国。
谈到在华投资,雷焕丽说,除了在创新研发方面,科思创也在稳步推进可持续材料生产能力的扩张。2023年,科思创在上海投产了其全球首条物理回收聚碳酸酯专用生产线万吨含有物理回收成分的高品质聚碳酸酯,以满足电子电气、汽车和消费品等应用领域对消费后回收再生塑料日渐增长的需求。在珠海,科思创正在建设公司全球最大的热塑性聚氨酯(TPU)生产基地,以满足制鞋、消费电子和IT等行业需求,一期工程预计将于2025年机械竣工。2024年9月,科思创还宣布在广州新建TPU亚太应用开发中心,这是公司短时间内在华进行的第二笔TPU相关投资,旨在更加贴近客户,充分的发挥区域协同效应。
雷焕丽认为,科思创的本土化战略根植于其对中国市场需求的理解,与本土合作伙伴的强强联手增强了科思创的适应和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例如,为助力中国汽车行业的智能化、电气化等转型,科思创近期与中国新能源汽车领军企业理想汽车达成谅解备忘录,双方将共建联合创新平台开发面向未来的前沿材料技术与应用,同时提升价值链中的材料循环性并减少碳排放。双方合作的重点领域包括用于照明、智能系统和热管理的材料解决方案。这些都是可持续和高性能电动汽车的关键部件。
雷焕丽表示,科思创坚守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与中国的绿色发展进程同频共振。通过持续在华投资,以及与产业链伙伴和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科思创不断推动创新和本地化材料解决方案落地,助力建筑、汽车等下业的可持续发展,支持中国实现“双碳”目标。
总部位于德国勒沃库森的科思创通过热情参加进博会等影响力强大的平台,持续展现其对碳减排和循环经济的实践和承诺。通过呈现丰富的创新可持续材料应用,以及与数十个各界伙伴达成的战略合作,打响了科思创在共创循环经济方面的“金字招牌”。雷焕丽表示:“进博会这一独特的舞台创造出宝贵的溢出效应,让我们与众多志同道合的伙伴结缘,共同助力中国绿色发展进程。”
作为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大户,建筑业对中国实现“双碳”目标至关重要。通过2022年在进博会展台结缘,科思创与浦发集团、陆家嘴集团和相关价值链合作伙伴在2023年进博会达成合作,共同开发推广低碳建筑解决方案,如聚氨酯复合墙体保温体系、低碳节能保温门窗等,旨在促进高能效建筑解决方案在中国广泛落地。日前,由多方共同合作开发的“碳优复合保温一体化系统”通过了官方的技术论证,为具体项目应用铺平道路。
2023年进博会,科思创品牌得到更多客户的关注,广州工控集团慕名拜访科思创,双方在工程塑料、TPU、涂料等领域进行了深入交流。2024年5月,科思创与广州工控集团旗下珠江化工签署重度防腐涂料领域合作协议,共同开发中国重防腐涂料市场,目前已取得显著进展。
展望2025年,雷焕丽表示,科思创将继续优化市场布局,持续赋能升级上海综合性地区总部,推进珠海TPU项目建设。
科思创2020年提升其上海地区总部能级,将其更名为科思创(上海)投资有限公司,大幅扩大其地区总部的职能和经营事物的规模,成为上海市第一家经认定的跨国公司事业部全球总部。
面对行业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科思创将在进一步赋能地区总部职能的同时,持续关注中国“双碳”目标和绿色转型带来的新能源、电子电气、绿色建筑和未来出行等领域可持续材料需求的增长,推动高的附加价值、差异化产品的本地化生产和应用开发。科思创将着力推进生产研发本地化,加快生产、研发和销售环节的AI和数字化进程,提高运营效率,优化客户体验,并加强与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合作,储备创新技术和人才。
同时,该公司将进一步深化与核心客户的合作,打造针对不一样细分市场的定制化解决方案,与上下游企业共建可持续发展生态体系,强化行业影响力,利用跨国企业的资源优势,连接中国市场与全球客户需求。
3月18日,由海油工程承揽的卡塔尔RUYA总包项目首船无缝海管完成涂敷,在珠海装船并启航运往卡塔尔最大油田——阿尔沙欣油田。此举标志着该项目正式由陆域预制阶段转入海上施工阶段。
近日,福建联合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宣布,已通过第三方权威认证机构审核,成功获得国际可持续发展和碳认证(ISCCPLUS)证书。这一认证标志着该公司迈入国际可持续发展和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开启绿色发展新篇章...
“中国石化在数字化钻井和安全管理方面不断突破,为双方15年合作共赢和一起发展奠定了基石。”3月10日,科威特国家石油公司钻井部经理阿里·达乌德在月度安全环保与员工福祉交流会上评价道。
3月19日,ITC-WasteFuel土耳其安卡拉绿色甲醇项目FEED合同签约仪式在惠生工程上海总部举行。
近日,从潞安化机传来消息,由潞安化机承制的丙烷脱氢项目原料干燥器、洗油罐等8台设备启程发运俄罗斯。这是潞安化机出口俄罗斯市场的第二批设备,而第三批设备也在紧锣密鼓地生产中。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六铺炕北小街甲2号《中国化工报》社有限公司邮编:100120